重力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卫星重力测量技术)

2024-09-27

重力、航磁数据的收集、采集和整理

1、为对航磁异常进行解释,还从国土资源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收集了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岩石标本磁参数测定成果。这些磁参数测定成果是根据沿着5条路线在100个地点收集到的岩石磁性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到的。

2、为了编制地学断面重力条带图,从收集到的重力图上采集了重力数据,并对采集的重力数据进行了整理。为保证重力数据的精度,在采集数据时,尽可能从精度较好、比例尺较大的重力图上拾取重力数据。 对于1:20万和1:50万的重力图,采用数字化仪沿等值线逐点拾取重力值。

3、为突出和增强反映地质体、地质构造空间特征方面的地球物理场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找矿信息提取,对1:20万重力、航磁成果资料开展了位场转换、方向导数计算等预处理工作。 资料准备 重磁数据处理应用程序中已对边部数据采取了外延加权处理,但为减少转换边界畸变效应,资料准备时对评价区周边均扩充了几千米范围。

4、为了应用重、磁方法研究华北地区深部地质构造,首先收集该区的基础性资料,收集到的资料主要包括:①利用航磁图采集的1:400万华北区域航磁数据;②1:200万华北区域重力数据;③部分1:50万重力数据;④部分1:20万航磁数据。

5、∶20万地球化学测量与区域地球物理测量(布格重力、航磁)等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研究成矿规律、发现新的矿产地的重要信息,在新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应注意加强对该类异常的调查与检查。

下载的卫星重力数据怎么处理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格网化处理是将归算到平,数据归算的径向改正方法。通过模拟计算对几种卫星重力上的均轨道球面上的离散梯度观测值。通过插值方法使用常用的格网化方法处理卫星重力数据。

对重力异常进行转换和处理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空间域的方法,另一类是频率域的方法。

安装加拿大Geosoft公司的Oasis Montaj平台软件系统。2)装载GT-1AGravity航空重力数据处理模块。3)安装相关专业软件系统。4)测网设计的航迹线数据。5)DGPS基站位置数据,前校、后校重力基准点位置及重力数据。6)数据下载。将原始收录的数据下载拷贝到计算机中,包括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和差分GPS数据。

建立这个模型时利用了20多颗卫星的轨道观测数据,包括最新的GPS和TDRSS(Tracking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资料,由海洋卫星GEOSAT测高数据导出的30’×30’海洋重力异常,30’×30’平均地面重力数据,其中包括新增的以前无法获得的(如非洲西部,苏联和中国部分地区的)地面重力资料。

航空重力数据预处理的准备工作

1、因此,GT-1 A航空重力数据预处理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1)安装加拿大Geosoft公司的Oasis Montaj平台软件系统。2)装载GT-1AGravity航空重力数据处理模块。3)安装相关专业软件系统。4)测网设计的航迹线数据。5)DGPS基站位置数据,前校、后校重力基准点位置及重力数据。6)数据下载。

2、GT-1A航空重力数据预处理工作包括几个主要步骤:惯导与DGPS数据解算、数据质量统计控制、测线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计算、测量工作量和飞行高度以及偏航距统计。

3、航空重力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对野外预处理获得的原始航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数据进行的坐标投影转换、数据编辑整理、数据调平处理、数据噪声处理、地形改正处理、基础图件编制、数据质量评价等,见流程图7-2-1(郭志宏等,2007;周锡华等,2007)。

4、GT-1A数据处理软件各项改正能力强,特别是利用各种参数处理颠簸情况下的重力数据要好于TAGS系统数据处理软件;GT-1A数据质量统计方法比较完善,能够比较方便地评估测量质量;在GPS解算方面,GT-1A拥有自己的解算软件。

姜卫平的科研成就

1、在科研方面,姜博士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提出并实现了提高测高数据精度的新方法,开发出国际领先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他还发展了现代测绘基准动态维持与统一的方法,以及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建模和移动坐标转换技术,构建了海陆大地水准面统一的新模型。

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1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一等奖5项)。2007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授予“客座教授突出贡献奖”,2011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grace卫星的重力数据怎么下载?

Global Land Cover Facility提供超过50TB的卫星图像下载资源,展示全球土地覆盖及其变化情况。UNAVCO提供免费的地球科学数据,包括实时与历史卫星图像。Bhuvan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国家遥感中心联合运营的免费遥感数据提供平台,数据源自印度卫星,主要涵盖印度大陆范围内的免费卫星影像。

IGS产品:cddis.gsfc.nasa.gov/pub...COD产品:通用文件:...卫星信息:cddis.nasa.gov/sp3c_sat...以GRACE-B 2016年1月1日数据为例,需要准备星载GPS观测和姿态数据,注意BerneSE示例数据的处理方式。

GRACE卫星的科学数据系统有三个处理中心,负责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校准、时间标记,并生产各级数据产品。数据总结性网址为ICGEM。通过将信号转换为球面谐波系数,并在网格上组合滤波生成3级数据产品,可以消除陆地和大气影响,应用于水文应用。

grace重力卫星数据获取是不免费的,它每次获取数据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卫星采用大量COST部件,设计寿命为5年。GRACE卫星使用ka波段进行星间测距,地面安装的LRR能与地面进行1cm级别的测量。预计在11月,卫星将完成使命,离轨。原本计划在下一代卫星入轨后进行数据标定,但看来已来不及。

卫星重力测量的结构性能

时域法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Kaula线性摄动法[6],仅适合于求解低阶地球重力场且计算精度较低。(2)加速度法[7],优点是基于数值微分原理有利于提高中高频地球重力场的感测精度;缺点是在差分掉双星共同误差的同时,也差分掉了部分地球重力场的低频信号,因此降低了重力场长波信号的灵敏度。

在这个椭圆轨道上,人造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和卫星运动的角速度是相互平衡的,若椭圆的长轴是a,人造卫星公转的周期为T,则由平衡条件所得a3(2n/T)2:GM:3 986×1014米3/秒2。式中:M为地球质量;G为万有引力常量;2n/T=W为卫星绕轨道旋转的平均角速度。

卫星重力测量(satellite gravity survey)利用人造卫星测量地球的重力场,与传统的重力测量完全不同,并不是把重力仪安放在人造卫星上,因为在高速运转的人造卫星内,物体是失重的,任何重力仪放在里边都无法工作。

而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地面观测站通过观测卫星的运动,结合这些参数推算出地球的重力场分布,进而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实际形态和变化。总的来说,通过重力测量和人造卫星的轨道分析,科学家能够揭示出大地水准面在地球不规则形状下的波动特性,为我们理解地球的地理结构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