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商是指能够实施系统集成,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服务于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 系统集成涵盖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据此,系统集成商分为设备型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型系统集成商。 设备型系统集成商进一步分为智能建筑集成商、计算机网络集成商和安防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指那些具有相应资质,能够为行业用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系统集成主要分为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两大类,因此系统集成商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设备系统集成商和应用系统集成商。设备系统集成商又可以细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商、安防系统集成商等。
系统集成商(SystemIntegrator)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它们负责实施系统集成项目,涵盖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两大领域。设备系统集成商进一步细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商和安防系统集成商。应用系统集成商则专注于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1、提交申请材料 将准备好的申请资料提交至相关部门,如中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资质审批部门。审核与评估 材料审核:审批部门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符合性。
2、企业取得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需要经过申请受理、书面审查、现场审查、审批、证书发放等一系列的过程,历时6至8个月。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种类包括:系统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综合布线、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以及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其他业务。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流程进行。
4、申请单位需首先准备齐全的资质申报材料,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技术能力证明、项目案例等。完成准备后,申请单位需填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并附上认证机构出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报告》。这些材料随后提交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处进行初审。
1、初次申请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仅限于申请三级和四级资质。
2、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分为四个级别,即四级。每个级别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能力各有不同。一级资质的单位,具备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四级资质标准: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二级: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国家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4、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最高等级是达到一级资质,这是由于一级资质不仅要求企业在技术实力、管理水平、项目经验等方面达到极高的标准,还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专业能力。